格林美表示,到2025年,公司動力電池回收將超過25萬噸/年,并謀劃與全球上下游合作在印尼、歐洲建設動力電池回收基地。
為達到此目標,格林美明確提出“簽約合作50%、回收30%”的戰(zhàn)略目標實施,拉開與行業(yè)的差距。
據悉,公司將在2021年完成韓國浦項動力電池回收基地的建設,并積極在歐洲布局動力電池回收工廠,構建面向全球的動力電池回收產業(yè)體系。
根據行業(yè)預計,2019-2025年動力電池回收合計市場空間有望超過600億元,,2019-2025年均復合增速有望達到50%。
按照市場價格測算,2020-2030年三元電池回收空間約1305億元,磷酸鐵鋰電池回收空間約680億元,合計接近2000億元。
目前,格林美已與全球超200家整車廠及電池廠簽署了動力電池回收協(xié)議并展開合作。已建成武漢、荊門、無錫三條廢舊動力電池包綠色拆解線,年可處理廢舊動力電池包25萬套。
格林美自主研發(fā)設計,建成全球首條廢舊電池循環(huán)利用全自動產線,該產線集廢舊動力電池包拆解、放電、煅燒、破碎、分選和粉體回收于一身,可實現廢舊動力電池包、電池廢料、3C電池、干電池等的自動化、智能化、資源化“一鍵式”循環(huán)利用。廢舊電池回收能力進一步提升。
可以看到,格林美圍繞“動力電池回收—新能源汽車回收—動力電池梯級利用—汽車零部件梯級利用—新能源材料再制造”新能源全生命周期價值鏈,正在不斷加固其市場競爭壁壘。
6月6日,子公司格林美(無錫)去年與無錫空港經開區(qū)投資建設的新能源高值化循環(huán)利用項目舉行開工儀式,項目年回收處理10萬套動力電池與年回收處理10萬輛新能源汽車。
同日,格林美子公司格林美(江蘇)與泰興經開區(qū)管委會簽署投資協(xié)議,擬18億元投建鋰電池原料回收項目。該項目以報廢電池原料為主導,建設年產3萬噸鋰電池用多元前驅體、1萬噸高性能四氧化三鈷、年產2.5萬噸高純鎳鈷錳原料、3000噸磷酸鋰原料等。
格林美的目標是,2025年實現公司車用三元前驅體產銷規(guī)模超過40萬噸/年,并謀劃在印尼、歐洲建設前驅體生產基地;四氧化三鈷產能超3.5萬噸/年。